您现在的位置: 网站首页 / 研究发现 / 正文

考古发现唐宋 (秘色瓷)“官窑”遗址

作者: 闻长庆 闻果立 浙江中立越窑秘色瓷研究所 发布: 2017-2-2 分类: 研究发现 阅读: 次 

系列之一考古唐宋上林湖后司岙


传统观念:认为越窑是民窑,无官窑,或贡瓷者官搭民窑。

闻人父子研究发现:秘色瓷是从唐宋官窑焼出来,贡御瓷秘色即可称“御窑”。

 秘色瓷以“千峰翠色”闻名于世,对秘色瓷开展考古发掘窑址研究,可以说是考古学界多年来的一个梦想。

《余姚县志》文献记载:“唐宋时置官监窑,秘色瓷初出上林”。此文献明确告知,秘色瓷初出上林之时,有官置窑、官监窑务之时。置官窑始于何时?上林湖越窑遗址林立,并非所有窑遗址都是官窑,要寻找到(秘色瓷)官窑遗址在何方位?是一大难题。成为当今文博考古一大课题。

图 1、光渚版余姚县志卷六.jpg

考古是严谨的,尽管以前有余姚县志文献记載:“唐宋时置官监窑,秘色瓷初出上林湖”。  唐代法门寺皇家寺院地宫出土的“秘色瓷” 14件标准器。虽从形制上都确定出自上林湖,但仍没法确定秘色瓷烧制在何窑遗址。这次浙冮省考古所获得重大突破新成果,找到上林后使司岙“秘色瓷”官窑遗址再次得到证实。

2.jpg

后司岙窑址出土的秘色瓷产品,不仅与唐代法门寺地宫、五代吴越国钱氏家族墓中出土的秘色瓷在器型、胎釉特征上十分接近,而且装烧方法几乎完全相同。由此可以基本确定,晚唐五代时期,后司岙窑址是烧造宫廷用瓷的主要窑场,代表了这一时期的最高制瓷水平,晚唐五代时期的绝大多数秘色瓷器出产于此。

这一窑址开创了以天青色为特征的秘色瓷产品,不仅是制瓷史上的一大飞跃,同时成了此后高等级青瓷的代名词,影响到后代包括汝窑、南宋官窑、龙泉窑、高丽青瓷等一大批名窑生产与整个社会的审美取向。

从罗氏和俞氏两家的文献和墓志铭,可以确认唐宋期间上林设官窑。

从唐元和年、至宋置窑务,有罗氏与俞氏二家族一批官吏置窑。罗受节度正十将职、同散将、省作头墓志文提及与陸相公同置窑务。又去洛阳造梁皇太庙。从唐长庆年俞氏家族都勾押、充勾押五代人继代効省瓷窑之职都是有文献及实物依据佐证。(详见国际学术讨论文集发表秘色瓷“唐宋官窑”说)

4.jpg

1、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建民先生新闻发布:考古获重大新发现:上林后司岙窑址是晚唐五代时期烧造宫廷用瓷的主要窑场,代表了这一时期的最高制瓷水平,其开创的以天青色为特征的秘色瓷产品窑遗址。出土瓷匣钵上刻有唐元和、太和年号、大中年号铭文。唐代瓷匣钵底部刻有“官”字铭文 、出土秘色瓷穿带瓶。


1.jpg

2、笔者研究上林后司岙秘色瓷窑址出土残件器物形制与考古唐法门寺“秘色瓷”及钱王家族墓出土“秘色瓷”对比相同。

釉色:符合唐宋各代文人墨客描述秘色瓷釉色,如千峰翠色、明月染春水、其色如天,青如天、天青色、雨过天青等等。时代不同因人而异描述色有重复也有差异。

3、五代上林新窑官坊

《越国文化博物馆》收藏越窑器藏品上刻有“上林乡闻陆保俞仁福,为耶卅九郎去世太平兴国二年新窑官坊”,“岁次丁丑其年七月六月十六日,在新窑官坊造此食瓶盖”等铭文。示图件罐盖样件上。

7.jpg

官坊地址在上林乡闻陆保,此地住姓闻、陆保,此“新窑官坊”一词,必有“老官坊”,这些“官坊”应有“省窑务”管理 。

4、胡永法先生收藏五代秘色瓷玉环底碗残件官字款。五代秘色瓷泥瞅背足碗残件官字款,杭州皇城出土。

8.jpg


5、浙江中立越窑秘色瓷研究所收藏,五代秘色瓷碗官字款,秘色瓷双凤残件官样字款,杭州皇城出土。

0.jpg


从上述文献和出土瓷片,可以证实上林为唐宋 (秘色瓷)“官窑”遗址。



浙江中立越窑秘色瓷研究所旨在恢复发展越窑秘色瓷,还原越窑秘色瓷神韵,恢复了古代失传千年的越窑秘色瓷工艺方法,继承发展越窑“母亲瓷”与唐宋官窑“秘色瓷”二种瓷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我所在2016年G20峰会的“秘色瓷”作品三件,是对研究成果最好的肯定之一。

3.jpg

09.jpg

39.jpg

99.jpg

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!标签: « 上一篇下一篇 »

评论列表:

网站分类
相册分类
控制面板
搜索
友情链接